中美经贸闹剧终于到了高潮,双方你来我往好一场"外交舞台剧"。咱这不得不提前几天刚在美国达拉斯签署的贸易协议。打了两年多的贸易战,最后还不是又坐回谈判桌。这事儿真让人忍不住想起那句老话:打归打,还得谈生意。
数据显示,取消部分关税后短短三个月,中美贸易额就暴涨了35%。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,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42%,创下历史新高。诸位可得仔细看看这数字背后藏着啥玄机。
美国佬这回可是玩了一手好牌。前脚刚跟咱们签了协议,后脚就开始琢磨反悔。华尔街日报爆料称,白宫经济顾问团队已经开始研究重启加征关税的可行性。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嘛!
欧盟这边也坐不住了。布鲁塞尔放出风声说要跟进美国的做法,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。咱就纳了闷了,前几天不是还在夸中欧经贸互补性强吗?这转脸比翻书还快。
回头看看这两年的贸易战,美国企业可没少叫苦。据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的调查,去年有超过60%的美国企业因为关税增加成本超过10%。这些成本最后不都转嫁给了美国老百姓?
再瞧瞧眼下的局势。全球供应链紧张,通货膨胀压力山大。美联储加息也没能完全遏制住物价上涨。这档口儿上还想着加征关税,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?
有意思的是,美国国内对这事儿意见也不统一。商会喊着要稳定贸易关系,政客们却嚷嚷着要对中国强硬。拜登政府左右为难,这不就跟坐在两个凳子上一样?
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已经表态:如果美方出尔反尔,中方必将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利益。说白了,就是奉陪到底的意思。这牌面上看着硬气,实际上双方心里都明白:贸易战没赢家。
咱们再往深处想想。美国这么做无非是想在中期选举前给选民一个交代。可问题在于,通胀都这么高了,再加征关税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?这不是典型的为了政治利益不管经济死活?
欧盟跟着瞎掺和更是可笑。能源价格飙升,通胀创新高,疫情还没完全过去。这节骨眼上不想着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,净想着跟着美国打贸易战。
看看最新的贸易数据就知道。中国依然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,去年双边贸易额突破8500亿欧元。这么大的蛋糕说不要就不要?布鲁塞尔的这些官老爷们脑子怕是进水了。
再说说供应链。这两年全球产业链重组,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。想找替代供应商?且不说成本高多少,产能和质量能跟得上吗?这不是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吗?
美欧这么折腾,最后吃亏的还是各国企业和老百姓。供应链受阻,物价上涨,失业率攀升。这些实打实的问题才是真正该操心的。
有意思的是,一些美国智库已经开始唱反调。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就指出:重启贸易战将进一步推高通胀,损害美国经济复苏。这话说得在理,可惜华盛顿那些政客听不进去。
从长远来看,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。打贸易战就像是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美欧这是在开历史倒车,最后肯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中国这边倒是稳得住。内循环为主、双循环互促的新发展格局不是说着玩的。美欧爱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吧,咱们走自己的路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给咱们提了个醒。关键核心技术不能总指望别人,产业链供应链得有自主可控的能力。这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。
从现在的形势看,这场贸易战闹剧估计还得反反复复上演几回。美欧这是在跟经济规律较劲,结果可想而知。咱们就看他们演戏,该干啥干啥。
这么看下来,这场贸易战的实质已经很清楚了。表面上是经贸争端,实际上是地缘政治博弈。美欧想遏制中国发展,但这种小聪明只会适得其反。
唯一遗憾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各国老百姓都成了政客们的牺牲品。物价上涨、就业不稳,最后受苦的都是普通人。这才是最该反思的问题。#关税#
